一些歐洲和美國車主非常喜歡并盡量保持的"new car smell", 在中國卻常常遭受吐槽和抱怨,以至于各大汽車生產商不得不考慮改變車內的氣味。
車內空氣質量的控制對象主要包括車內客戶感知的氣味物質、車內有毒有害物質(主要包括醛酮類化合物及揮發性有機物)。
在近幾年的實際操作中,往往遇到的情況是控制有害物質含量能夠滿足相應要求,但氣味等級難以達標。解決車內氣味,必須從車輛生產制造環節就把問題掐死在萌芽中,繼而要求從汽車產品生產制造的源頭-零部件進行污染物質的控制。
汽車密封條不僅要滿足密封和外觀的要求,其散發的氣味對車內空氣質量的影響更是不能忽視。
密封條產品的材質一般包括密實三元乙丙(EPDM)橡膠、發泡EPDM 橡膠等。由于在加工過程中使用多種配合劑,橡膠硫化膠在多數情況下會帶有一定的氣味物質。
對密封條的氣味抱怨主要是焦臭味、氨味等刺激難聞的氣味。
采用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儀對密封條進行氣質聯用試驗檢測。檢測發現,在EPDM密封條中,影響氣味的主要成分為CS2硫化物、胺類物質和苯并噻唑等。懷疑此類物質是EPDM混煉膠中的發泡劑、石蠟油和促進劑等物質在硫化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。